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廖景行 王丹)3月28日,参加长江公益“苔花开”祁东县乡村音乐教师专项培训的66名乡村教师,走进衡阳市石鼓区华耀小学和衡阳高新区柘里渡小学,开展跟岗实践活动。衡阳市人大、衡阳市教科院、祁东县人大、祁东县教育局、祁东县教师进修学校相关领导参加。
在华耀小学,参加活动的领导、老师参观了学校的艺术文化长廊,看到孩子们手绘的戏曲脸谱、精美的服饰道具,不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也让大家感受到华耀小学孩子们纯净的心灵和艺术创造力。
学校戏曲社团表演了京剧唱段《红灯记》、《定军山》以及戏曲舞蹈《卖水》,小艺术家们精彩的“唱念做打”,更是赢得了一阵又一阵掌声、喝彩声,音乐课还可以这么上。老师们一边欣赏一边感慨。大课间活动,同学们为大家展示了该校精心编排的戏曲操,这套融合广播操、武术操、戏曲基本动作的运动,充分展现了学校在加强学科融合、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付出的努力与收获。
跟岗教师们还观摩了由李莎老师带来的京剧《春草闯堂》示范课,这节课通过“沉浸式体验+AI课堂”的创新模式,带领大家走进戏曲教学的奇妙世界。大家纷纷表示,“原来学校的戏曲教学可以这样‘破圈’!”
柘里渡小学以“苔花盛开,乐美而行”为主题,为祁东的老师们又一次展示了用音乐启迪孩子情感和智慧的美育教育示范。
家校共育的器乐社团。 该校音乐教师何玉琼、胡蓉、陈红琨、李京云带着孩子们呈现了口风琴二声部合奏、传统乐器排箫等精品社团展示,悠扬的琴声、箫声如清泉流淌,既轻柔又充满力量,挥洒着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指导老师介绍,学校鼓励孩子参加器乐社团,家长也十分支持,有些甚至和孩子们一起报名参与,在练习乐器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陶冶了情操,也和家长架通了理解的桥梁。
气氛热烈的专题研讨。围绕“新课标下的音乐素养培养”“乐器进课堂”等议题,该校音乐教研组长周峰老师,现场分享了有关器乐进校园的实践经验,回顾了柘里渡全体音乐老师一起心怀美育,砥砺前行的课改路程。跟岗老师们也就乡村学校音乐课堂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看法,不少老师表示,要把柘里渡小学的成功经验带回去,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课堂唱出、奏出最美好的童年之声。
最后, 戴荷颖老师带着2003班的孩子们展示了尤克里里与音乐课堂的完美融合,这也是该校音乐学科改革取得的重大教学成果之一。戴老师通过情境创设、互动体验和跨学科融合,展现了“人人会演奏,处处是舞台”的音乐课堂魅力。她介绍说,乐器进课堂既能丰富课堂内容,更能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审美情趣。跟岗老师们在惊诧孩子们扎实的音乐基本功的同时,也为他们在音乐课堂上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团队精神而感叹不已。
下午5点,短暂而难忘的跟岗实践活动在老师们依依不舍中落下帷幕。一位来自偏远乡村小学的音乐教师感慨地说:“这次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回去后我要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中,让孩子们真正爱上音乐课。” 是的,长江公益 “苔花开” 祁东县乡村音乐教师专项培训活动,有如在祁东众多的乡村中小学,播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未来,这些种子必将发芽、成长、如苔花般悄然绽放,散发出独特的艺术清香。